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题(一)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7-23 10:00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2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4、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25、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把以下两组各词按照其内涵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重新排列。

(1)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2)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2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8、试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要求。

2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片段

……………

王老师问: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做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小乔十年以后的事,而文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的年轻。于苏轼的“早生华发”相对比。后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是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却功业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形象在这首词中的作用分析得比较完整,那么我们学过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王老师:好,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在这首诗中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位作者搞错了呢?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作比较。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设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要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要歌咏的史实内容的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要借用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国家,但是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

问题:

(1)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哪条教学原则(6分)

(2)贯彻该原则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12分)

31.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在新学期的开始,黄老师接任了新的班级。第一次班级晨会,黄老师先和同学们用掌声欢迎同学“回家”,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进而黄老师以和蔼的态度,生动具体地地分析学习的意义和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宣布学期结束时,班内设立特殊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包括“文艺能手”、“勤学标兵”、“进步典型”、“优秀组长”、“助人为乐之星”等奖项。短短的班会,黄老师的精彩“演讲”让全班同学耳目一新,充满期待。之后,黄老师在教室设立“班主任信箱”,让同学们为班级建设提建议,也可匿名留言等。信箱的效果很明显,收集到许多意见和建议,黄老师都及时给予采纳或反馈,并在“点赞墙”给同学们点赞!

有一天,黄老师收到了一张留言:“谢谢您,黄老师!是您开启了我人生的希望之门……”那隽秀的文字表达了杨同学的心声。原来,黄老师一接任就到杨某家进行家访,了姐到期中考前杨某的母亲就生病在家,父亲务工时间长,照顾母亲的许多担子就落在她身上。黄老师一方面个人出资对杨某的家庭表达了慰问,引导杨某及其父亲正确认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针对杨某的实际困难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后来,黄老师发现杨某歌唱方面很有潜质,建议音乐老师给予关注,又鼓励她参加校园歌手赛,获得二等奖。期末考前,黄老师组织了主题为“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的温书迎考班会,邀请各科任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班会设有学习经验交流、生问师答、自由发言、家长寄语等环节,杨某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1)案例中黄老师的行为自觉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6分)

(2)结合案例,分析黄老师的行为如何自觉贯彻了这些德育原则。(12分)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资格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模拟试题(4)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模拟题2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模拟题1教师资格高中生物《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模拟题2教师资格高中生物《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模拟题1教师资格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